冯翊堂雷氏宗亲网 中华雷氏文化网  雷氏宗亲网  雷氏网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族
查看: 3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畅故居川西民居建筑化石的“涅槃”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2:5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成绵乐高铁的开通,乐山市步入高铁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文旅产业这篇大文章,真正实现游客“快进慢出”,对于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乐山而言,有着尤为特别而现实的意义。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畅故居,既是明清时川西居民风格的缩影、“中国川西明清民居建筑化石”,又是井研的一笔文化财富、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保护、开发、成景,历史遗迹的“涅槃”,沉寂与重生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恢弘建筑诉说昔日辉煌,有着“九子十翰林”之美誉的雷氏家族居处——雷畅故居位于井研县千佛镇,距该县城南6公里的213国道旁,距千佛街道约500米,总占地13664平方米。缘于其重要的艺术和文物价值,雷畅故居1986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相关史料,雷畅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井研县志》中记载:“雷畅,字燮和,号快亭。其先为楚人,明洪武朝自麻城迁蜀,卜居。”乾隆三十四年,授为内阁侍读学士。三十八年,因患足疾还乡,其子翀霄以翰林院编修乞养侍父归里,翌年春,霄就旧宅前闲地筑随春园:“园有池、四周种植奇花异木,池中奇石为埠,建‘月到亭’、‘香光阁’在上面,香林梅坞,极幽丽之极,名彦雅游,解水流连,颇积一时之胜。”

关于雷氏家族,在千佛镇还有个流传久远的传说:雷畅的9个儿子如他一样,饱读经书且聪慧过人,年年高中,先后均成为翰林院翰林,连唯一的女婿也中了翰林,故有“九子十翰林”的民间美称。

道光初,雷氏家道中落,此宅卖与盐课提举司犍为五通王敬庭。据王氏后裔说:“大宅经王氏扩建,始具现有规模。”今大门中梁内侧檩上有“大清道光二十二岁次壬子大戊申癸丑癸丑大吉”字样。宅归王氏后,更名为“槐盛号”号,此为王氏在五通桥所营盐号之名。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雷畅故居虽经风雨,但文化底蕴犹存,在建筑艺术上更是留给后人一笔不菲的文化遗产。在建筑形制上,整个故居大门向西,背山面水,崇垣环抱,气势雄伟,远处望之,俨然城堡。围垣高4米,厚0.6米,全部用石头砌成,周长450米。垣内占地面积为1366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33平方米。故居为四进四合院布局,有大小天井12个、房舍121间,建筑主要为穿斗式结构。故居整体居高临下,层层递升,融南方之隽秀、优雅、古朴和北方之雄伟、厚重、粗犷为一体,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给人以完美的山庄别墅之感。其建筑形态、雕刻艺术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

基于其先前良好的保护,雷畅故居整体形制得以保存,成为四川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国川西明清民居建筑化石”、“中国川西明清民居建筑精粹”。可以说,雷畅故居既是明清时川西居民风格的缩影,又是文化遗产,承载着建筑艺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名人历史见证,更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风雨洗礼印记历史沧桑

气势恢宏的建筑、“九子十翰林”的传说,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游览观光、索奇探幽。天气微冷的上午,记者一行实地踏勘,感受这昔日大家族的“钟鸣鼎食”。

在千佛镇下国道右行,拐上一条平坦的水泥道,约十几分钟的车程,雷畅故居便展现在大家的眼前。“雷畅故居”、“井研民居民俗文化博物馆”等大字招聘很是显眼。

进得大门,来到干净整洁的大院。大院内,桂花树、铁树以及不少的盆景正绿意盎然,把院坝点缀得生机一片,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别有韵味。想必这个院坝就是当年这个高门望族祭祀、欢聚、歌舞的公共空间。

从大院沿中轴线直上台阶,便达正厅;依次登3级台阶,便是后厅。与这些正厅相对应,厢房、内院、外院依次分布,体现着那个时代家庭生活中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

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堂、庞、庭、院左右对称,柱、础、斗拱、横梁、门窗等雕刻精美,虽经岁月风雨的侵蚀与洗礼,但仍能在若隐若现中感受到昔日的金花彩画、雕梁画栋,无不彰显出当年雷氏家族典雅华贵的风采。其中,尤以各类精美的雕饰最为吸引眼球,也是雷畅故居的一大特色。

行走其间,记者看到,木雕中,窗户及撑弓保存相对完好,其元素主要有蝙蝠、牡丹、花草等。正厅内,8根中柱每个石质柱基都有不同的雕饰,或是寓意“福禄寿喜”,或是述说着传统的寓言故事。虽然很多都已风化掉,但是寿桃、牡丹、河蚌相争等纹样都还保存得较为完好。正厅正殿内,靠墙的柱基更是别有特色。柱基与墙基相连接,是用同一块石头打造而成,纹样细腻丰富,实属首例,反映出当时主人的心思财力和工匠精湛的技术。

不同于北方的四合院,天井是南方建筑中特有的部分。行走于雷畅故居大大小小12个天井中,记者看到,位于中轴线上的天井较为方正,左右各植一棵桂花树,寓意着“富贵”。旁边厢房间的天井显得小巧精致,内植一棵大核桃树,其冠伸出屋面,挣脱青瓦的束缚。光线透过核桃树枝枝丫丫的树冠进入天井内,形成独特的景观,韵味十足。再往背面,是狭长的天井空间,现在的景观多少有些萧条,散落地生长着一些花草,但不难看出他曾经的轮廓和精致。

回到大院,沿右手行进,展现在记者眼前的便是农耕文化展示厅。依托于故居大门一侧连排的房屋,井研县文广新局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把该县丰富的农耕、民俗文化,以100多件多方搜集的实物形式,给以直观、形象地展示。手摇水车、秧船、风簸,八仙桌、太师椅等等反映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被分门别类地摆放,置身其间让人身临其境,很受启发和教益。

继续前行,新砌的砖铺小径曲径通幽,小径的右侧,则是长达400多米的围墙。围墙全用青石砌成,显得厚重无比,同时又在风雨的侵蚀下,洋溢出建筑的古朴之美、历史沧桑之美。

沿着小径,来到雷畅故居的后山,居高临下,放眼望去,整个故居的全貌尽收眼底,一览无遗间感受着当年雷氏家族的兴旺与繁盛。

后山之中,雷畅之母胡太淑人之墓尚存;另有一株大榕树,树干粗壮,须三四人方可合抱,只是现在没了树冠,很是突兀。据同行的井研县文广新局局长李旭东介绍,原来该树高约30米,枝叶青葱挺拔,颇为壮观,只是后来遭了雷击,成为现在模样。不过还好,雷击之处,大榕树的新枝正繁盛生长,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日益呈现出老树新芽的风姿,别有一番景致。

科学保护与打造故居博物馆

雷畅故居有着优良的地域环境和建筑形态,具有独特的川西民居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很高的保护价值。但是,记者在2009年3月的一篇《雷畅故居保护:莫让遗憾再遗憾》报道中,对当时雷畅故居破损景象多有记忆,对其部分建筑之破损、天井景观之萧条等印象深刻。

现如今,通过当地政府重视,相关部门努力,雷畅故居的整体保护已大为改观。“2008年‘5·12’地震后,我们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先后对垮塌的天井、围墙、屋顶等进行恢复,维修左右两侧的房屋,并设立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示牌、简介等。”李旭东介绍,新近布设的农耕文化展示厅,则是在他们保护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开发所作的尝试和努力。

据李旭东介绍,对于雷畅故居未来一段时间的科学保护利用,他们也已做好相关规划,制定了规划书和规划项目。

“拆除现有桥头原纸厂破旧厂房,规划修建雷畅故居迎宾广场,塑立具有鲜明特征的雕塑群,同时建设独特的进入故居的道路,维修建设雷氏宗祠等。”李旭东告诉记者,最终,他们将充分利用雷畅故居规模宏大、房舍众多的硬件优势,把故居打造成集川西明清民居建筑、民风、民俗、农耕的展示、集旅游观光、影视拍摄、文化活动于一体的雷畅故居博物馆。

在具体打造过程中,李旭东介绍,该故居博物馆将分别从中国川西明清民居建筑馆、川西民俗、农耕馆、盐史馆、生态植物园、文艺影视基地等7个分馆的建设入手,在科学保护基础上,通过增添故居文化设施、丰富故居文化内涵,来大力提升故居的形象和档次,最终使其成为乐山乃至四川一大特色历史文化品牌。

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5-03/29/content_105521455_2.htm

copy_link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注:本站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版权所有:中华雷氏文化网[冯翊堂雷氏宗亲网] 法律顾问:雷田雨律师 服务邮箱:admin@chinaleishi.org  QQ:87353796  版本支持 Discuz! X3.3
本站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雷姓新闻』  『雷氏统谱』  『宗祠谱牒』 『追宗溯祖』  『雷姓取名』 『资源下载』
技术支持:雨田风林设计工作室 微信:GZLEIHC 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3039254号)

版权所有:中华雷氏文化研究会

 |人工智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