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雷德骧,后周进士,登进士第,拜殿中侍御史,判大理寺,累赠官至太师(正一品)。德骧弟德逊,举进士,为谏议大夫(从四品)。德骧长子,有邻,秘书正字。德骧次子有终,平王均之乱,援澶渊之急,成就了北宋长时间的稳定和发展,而召拜宣徽北院检校太保(正二品),赠侍中(正一品)。有邻子孝先,举进士,擢大常奉礼郎,积功劳迁泾原铃辖领军卫大将军(正四品)。孝先子简夫,初隐居不仕,后出仕多有建树,历任多个州的知州(五、六品上下),升尚书职方员外郎。特别是慧眼识贤荐三苏,成就了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的三苏父子,于文于史,功不可没。
然而史料有关德骧故里和文王村的记载,语焉不详,多有缺失。其实,在合阳县,有关德骧故里和文王村的史料和传说,非常丰富,雷姓人物可歌可泣的故事,广为传颂。为了查漏补缺,我们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民间传说的调查。
2014年11月7日,史耀增、雷强民、雷献民三人,在考察了百良西村雷姓之后,驱车前往文王村。经新堡村、穿过南龙亭,延着旧108国道向西北方向前行了约4公里就来到了德骧公故里——文王村。
文王村是合阳县同家庄镇西北约1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村碑记载:据传周文王查访民情,曾路过此村,村民为了纪念文王遂取名文王村。清代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合阳人康乃心撰写的《雷氏重修寺庵坟茔碑文》中写道:"合阳县北三十里有村曰文王,盖诗大雅'洽阳渭涘,亲迎造舟'而得名。"洽川(古莘国)在文王村东南约20公里,文王亲自迎娶太姒来到洽川,在洽水、渭水上建造浮桥,以便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通向西岐。文王村为文王迎亲做过何等贡献,文王曾经来到过这里等等,都是有可能的。据村民们讲,过去,该村东北角就有个文王庙,供奉着文王和太姒的塑像,而据我们目前了解到的资料,文王庙在合阳县只有这一处。
文王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清人康乃心《雷氏重修寺庵坟茔碑文》中写道:"其地北枕梁山芙蓉峰(俗名尖山-笔者),前临涧水,徐水绕其东南,实风气盘结之区。"前临涧水,即是村南百良河谷(百良沟)里的这条小河。《合阳县志》(…….年版)这样写道:"太枣河又名百良水,源出本县同家庄乡文王凸村沟下的文王泉,向东流经同家庄、百良、王家洼3个乡,至榆林村注入黄河。"当地人又称这条小河为易水河,传说与文王演绎八卦有关。
文王村西有文王沟,文王沟里有文王泉。从文王村西下沟,就看到沟底下有蓝汪汪的一个小水库,水库周边密林森森,沿着水库边的羊肠小道,一路向北,行至水库尾处,有一尺宽的涓涓细流,舒缓地滋润着这块土地,这儿草木丰茂,生机勃勃,是村里牧羊人放羊的好地方。继续向前,翻过西韩铁路土桥,穿过一片树林就是文王泉了。这条普通的小河从发源地到黄河入河口只有17公里,却从古到今滋润着这个河谷湿地,这里的人们常说:"文王一口泉,富了榆林田(太枣河在榆林村边注入黄河)"。往南翻过沟约 5公里左右,则有徐水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村北距梁山山脉约5公里,山里林木葱郁,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山里的芙蓉峰(即尖山)顶有禹母庙,庙内供奉着大禹母亲的塑像。
进得村来,我们来到今年70岁的王锁财家中,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先后来到的还有村里的七八个人,谈起村中的典故,他们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王锁财老人取出了一张1952年绘制的《文王村庙宇古迹示意图》,介绍起村中的故事。从示意图上看,庙宇有文王庙、关公庙、龙王庙、诸神庙、华佗庙等十三处之多。村子南、北还各有戏楼一座,涝池三个;有雷家祠、王户祠、刘户祠等祠堂六处;寿圣寺、大雄宝殿、和尚院等佛教遗址7处;还有一座不知何时修建而至今还屹立在沟边的魁星楼等等。
清康熙年间康太乙撰写的《雷氏重修寺庵坟茔碑文》记载:"村有古寺,额云'寿圣',宋太师香火院也。太师兄弟、父子、祖孙在太祖、太宗、真宗时文德武功、勋猷甚盛,簪缨累世,蝉联不绝,而其先代封阡,实由于此。今荒坟一片,在村西北高丘(即雷家祖陵--笔者),子孙随时拜扫,常数百人,例有祭田,以供列猪羊醴酒纸钱香火之费。……寺向南,佛宇高壮巍峨,肖像庄严,僧舍供足。余尝偕邑西村兄弟游览其中,寻访坟碣,多漫恣剥残,片石无存。寺前古道迷芜,有龟座卧夕阳中。记有古碑(即元代碑)高余丈而埋没无可问也。佛旁塑太师像,犹存石柱,所刻重修者为水斋禅师。(明朝正德年间梁山寺的水斋和尚,正德元年是1506年,说明这时水斋和尚还修葺过寿圣寺,此时元代碑还在寿圣寺中)"
示意图中佛教遗址应该就是"圣寿寺"了,和康太乙碑文相吻合。王锁财老人告诉我们:他们对遗址做过丈量,东西宽约41米,南北纵深165米,占地约10亩二分。寺院内东侧有雷家祖祠,内塑有太师兄弟、父子、祖孙之塑像,从金、元(北宋灭亡后陕西已经没有南宋年号)至明、清,其香火不断,参拜者络绎不绝。王锁财老人又把我们领到村中雷家祠遗址。现存遗址高出地面约1.5米左右,周围散落着几根沙质六棱石柱,石柱长约3.8米,直径0.55米,柱底部还有圆形的凸卯。走在村中的巷道里,随处可见有沙质拴马庄、石槽等。已退休的王启民老师为我们做向导前往雷家祖陵,路过他家的老宅院,看过至今还保留着的精美砖雕,让人们仿佛又回到了昔日辉煌的文王村。
拔丁村雷氏族谱《雷公世系事迹家谱》碑文是从元代碑上抄下来的,此碑由"县丞刘凭等人在大元天顺六年壬午冬月吉日立"(大约在公元1300年左右。北宋灭亡(1127年)后的170多年的元代。查《中国历史年表》元代天顺六年是1328年,元代第一个壬午为至元十九年,即1283年;第二个壬午年为至正二年,即1342年。不知什么原故记成这个样子,待考。)。碑文中记载:"景德间修造寺庵二处",这是目前看到的关于整修寺庵祖祠年代最早的记录。景德年间是公元1004年,这年"雷公有终陪宋真宗澶渊结盟,王超、桑赞逼挠无功,惟有赴援、威声甚振、河北列城、赖其雄张,虏即退,俄而契丹修好,命还屯所、就统并州,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官名、正二品级)。这一年,有终公回过故里。南王村、拔丁村雷氏族谱都有的《雷公世系事迹家谱》碑文,碑文记载:"邑志云,雷侍郎墓在洽水正北三十里文王村,有寿圣寺一座,太栅村太微观一座,自宋三司盐铁判官户部侍郎雷公讳德骧之次子有终览观此地形势,足以为祖坟之所,于景德间修造寺庵二处。""第二年(1005年)七月暴疾、卒",死后便葬于故里合阳县北太栅村。(1973年在这里出土了雷有终墓志铭,证实了太栅祖莹坟地的所在地。太栅村在文王村西5公里的地方。)元代碑又载:"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境,国危兵乱,八世孙阶州刺史(正六品)讳广者钦奉圣旨、勅葬祖宗于文王、太栅二村之际,历金历元,及既有天下,无不有通志可考。东有黄河,西有梁山,背负黄河之险,面仰太华之峰,是关中之胜地,为祖宗之妥灵。其子若孙列葬左右,公立坟茔三座。……主持李遇真,道人贾海珊协邑厢族众,……使院宇墙壁损坏者彻而修之。……寿圣寺释教也,太微观道教也,呜呼,人生斯也,释门从释,道教门从道教,而能刻意修之者,是子孙追念祖宗之意也。"据不完全统计,在合阳县《雷氏族谱》谱序中,提到关于寺庵宗庙的整修,从宋代建文王祖祠(年代不详)以及具体到景德年间(1004年)在太栅、文王修葺寺庵、祖祠二处,到金代天会四年(1127年)、元代天顺六年(1328年)、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明万历元年(1564年)、清康熙6年(1667年)、康熙58年(1719年)、乾隆元年(1736年)等历代都对雷家祖祠、寺庵进行过修建。
《雷氏先世世次略》碑在康熙六年(1667年)还立于文王寺。南王村雷氏族谱录入了碑文。碑文记载:"雷广、字仲容、阶州刺史,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5年),国兵乱,退隐故庐。本县文王村、太栅二处所有石碑马羊虎为记。天会四年(即金代、1127年)时梁山之下盗贼群起,由是辟寇迁至夏阳(今洽川夏阳村)北张村(今天已没有此村庄)为家。时大金皇通(应为皇统)三年(1143年),卜择北张村东南一里,创坟茔一座,面城而葬,有雷仪等立石碑记。至(金)太和三年(1199年),因黄河浸崩,……不能居住,遗(移)居和阳村……仍将祖宗骸骨掘移和阳村东三里立坟,有雷享立祖安葬,藉入太庙碑记。"(今天和阳村的雷姓为"敦伦堂"支系,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曾续过谱)。甘井镇仙宫村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雷氏族谱谱序称:"迨宋南迁而后,国危兵乱,……,又历辽金以及元,有大将扩廓帖木儿……,丞相孛罗帖木儿……攻城略地,合之居民什不存一二。时(指元末时内战不至,民不聊生,大约在1360年前后)有雷广者,退隐华阴;计律者走洛南;吴僧避蒲城。其它或徙渭南,或处朝阪,各有所宗,而我祖讳达者,为太师公嫡孙,世守宗祊,与元大定七年(1367年)从和阳村移居县治西街。拔丁村雷氏谱序中《雷氏世系迁移记》写到:"家世陕西同州府华阴县王董里一甲,……相传至广已经八世,适遇钦宗嘉康元年(应为靖康元年、1125年--笔者),国危兵乱,退隐华阴,后至十世讳润者,时金天会四年(1127年),群盗疯起,由是避乱自华阴迁至合阳夏阳北张村为家……后十三世至达而迁县西街,复至洼雷村。(2014年11月 12日,雷强民、雷献民去过华阴,在党校苗席俊校长办公室找来有关资料、县志、地图,华阴历史上没有这个地名。里甲制度是明代实行的一种制度,王董里一甲在那里,以后再考。)金代时期,山里贼寇四起,雷氏先祖离开了"故庐"文王、太栅,在合阳县境内、境外迁徒,安居乐业,分支派布,甚为蕃衍。从北宗末景德元年(1004年)建寺庵家祠,历经金、元、明、清到乾隆元年(1736年)历朝历代长达700—800年的修葺,文王寿圣寺、太栅太微庵的雷家太庙仍屹立在文王村、太栅村里。到了民国三十二年《雷令公祠广募捐启》言:"忆先世之德业,应图追远,伥后嗣之失修,辄动孝思。"号召重修,未尝以愿。至今昔日寿圣寺、太微庵、雷家祠、已不复存在,大部分土地也被划为院落或做为耕地,只剩雷家祠一片100平米左右的遗址。村中被遗弃的院落在风雨中飘摇,和新建的巷道、水泥路面、瓷砖新宅形成鲜明对比。村中来往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农用三轮,巷道里门前拴着的老牛缓慢的摇着尾巴、反刍着胃中的食物。奎星楼不知在村东南角站立了多少个年代,今日在残风夕阳中瓦脊脱落,椽檩所剩无几,裸露晴空,早已不再是昔日琼楼。驿路是古代的官道。从文王村南沟上塬,自西向东,穿村而过。文王村的人们感到自豪,世代都在传唱着:"自南沟,自南沟,自南沟好比渡人舟,度过千年人无数,走到何时才罢休。"这条驿路的确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是连接黄龙、皇甫庄、甘井、杨家庄通往龙亭、芝川、韩城的必经之地。是甘井于芝川的中心点,加上南北走向的驿路,文王村自天明到天黑,人欢马叫络绎不绝。解放前,路边就有一个粮站,粮食贩子车拉马驮、东来西往,日夜川流不息,成了文王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的战士在时任县委书记王云峰的指挥下,在驿路两边伏击了国民党的部队,战斗大获全胜,全村男女老少欢腾雀跃,皆大欢喜。特别是朱德总司令率大队人马,顺利通过南沟驿路,穿村而过,开往韩城准备渡过黄河,解放太原的情景:当时的驿路粮站变成了开水站,路的两边就设了五处开水站点,村里的父老乡亲非常高兴,给亲人送茶水、送吃的、送鸡蛋、送军鞋。战士们列队整齐,纪律严明,只接水、不收东西,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文王村的驿路以及上世纪50年代在村北穿过的108国道,的确兴旺了文王村,促进了这里的繁荣与发展。就人口演变而言,据上岁数的人说文王村很早以前有800多户人口,现在只有200来户了。20多年前改道的108国道,今日成了田间道路、通村公路,使得这里更加宁静,偏僻,很少有人来这里,文王村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目前村里的王姓人过着接近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花椒是他们的主要经济作物。文王村昔日曾有引以为骄傲的四景:"琼楼射斗上撑天,驿路行人日万千。尖角古柏岗栖凤,寿圣晨钟数百年。"而今已经变为新的景象:"琼楼残缺遗址在,道路行车平又宽。溪泓水库鱼虾跃,宏伟路桥遥相连(指西韩铁路在村北穿过)。老陵恭碑奉先祖,峭壁寨堡踞雄关。"
70岁的退休教师王启民领我们一同前往雷家祖陵。雷家祖陵在文王村西北大约二公里处,据说占地面积很大。这里距韩城郝村很近,在郝庄村东南大约 0.5公里处。也就是在旧108国道和郝村进村路交界处的东面100米左右。旧108国道在这里是自西向东通过。这片土地原属文王村所有,韩城、合阳两县一九五八年合为大县,在分县时,基本以公路(旧108国道)为界,公路以北离韩城村近的合阳土地划归韩城,公路以南的韩城村土地调整划入合阳。王启民老师家过去是大户,他爷爷告诉他这个陵是雷家祖陵,风水很好,他们就把这个陵的一角买下一块作为王家的先祖陵地。时至今日,王家的后人们每年清明都要到这里上坟、祭拜先祖。那时雷家祖陵里还有石、马、羊,当地的人们都称"石猴陵"。由于这儿离郝庄很近,属韩城管辖,有的资料误写成郝庄陵。
离开文王村,我们西行,来到太栅村。在南北太栅村中间的田间小路上遇到一位热心农民,他领我们来到太栅雷家祖陵,指认着那片土地。这里是北太栅村东南约300米处,目前是一片苹果园。一九七三年初在这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时,挖出了两个墓穴,其中一个为雷有终之墓,出土了雷有终墓志铭。另一墓不知何人之墓,无墓志铭。出土的雷有终墓志铭证实了这里就是雷家的一处祖陵,和元碑相吻合。在南北太栅路西距离雷家陵约300米处,当地的人说这里原先有一座庙宇,估计可能就是"太微庵"了。车行在回家的路上,回头望去,潘家山怀抱着雷家的祖陵,向阳、避风,向东南方向望去,视野宽广,一马平川,远眺黄河、面仰华山,"是关中之胜地,为祖宗之妥灵。"
考察归来,同行的几位朋友唏嘘不已。历史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我们更应该缅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先贤们。特别是简夫慧眼识贤荐三苏,成就了后来称为唐宋八大家的三苏父子……给后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怀祖感恩,让我们继贤弘圣,让那些可泣可贵的雷姓人物和故事,成为我们永远传唱的精神食粮。(金秋摄影协会会长雷强民供 责任编辑张瑜)
参考有关资料:
1:宋史《雷德骧传》
2:《合阳县志》
3:史耀增《合阳雷氏简况》
4:拔丁村雷氏族谱《雷公世系事迹家谱》(元代碑)
5:南王村雷氏族谱《雷氏先世世次略》
6:仙宫村《雷氏家谱叙》
7:拔丁村雷氏族谱《清 康太乙撰文"雷氏重修寺庵坟莹碑文"
8:和阳村雷氏族谱《敦伦堂》谱序
9:王继宗《驿路行人》